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地学野外联合认识实习活动之五
——古生村之“洱海无弦万古琴”
2023年7月26日,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地学野外联合认识实习队伍来到了大理古生村,上午主要考察少数民族民居等人文现象并进行了入户访谈,了解了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以及生计变迁;下午通过对洱海边典型生态廊道的实地考察,研究了洱海污染的原因及其治理现状。
首先,地理科学系赵文娟老师带领实习队伍参观了北方景帝庙,并介绍了大理白族“本主信仰”,以及庙宇“三坊一照壁”的白族特色建筑形式。短暂停留后,参观了三圣宫,并以此向同学们介绍了白族文化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
赵文娟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白族庙宇
上午十点左右,当地讲解员带领实习队伍参观了古生村村史馆。2015年1月,习总书记到访古生村,并留下了“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在村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实习队伍参观古生村村史馆
在短暂的停留后,实习队伍向着龙王庙进发。在路途中,中庄村委会副书记李琴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当地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大青树以及建于清同治六年并且直到当今还在沿用的古生戏台。
古生戏台全景
实习队伍来到龙王庙后,赵文娟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古生村”名称来源,“古生”在白族语言中是“放生”之意。相传唐僧师徒途经洱海时,经书不慎落入水中,群鱼忙着去吃经书,泥鳅却把经书从土里拱出。此后,每逢农历七月二十三日,人们都要齐聚龙王庙举行盛大的放生仪式。“放生”体现了当地白族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索取与回馈有度的朴素生态思想。
赵文娟老师介绍龙王庙的“放生”文化
在李琴老师的带领下,实习队伍来到了总书记曾到访的村民李德昌家中,赵文娟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入户访谈的方法和swot分析法,并具体介绍了当地白族传统文化发展现状和遇到的问题。
参观村民李德昌家
随后,李琴老师又带领实习队伍参观了大夫第,赵文娟老师就此讲解了白族传统民居“四合五天井”的建筑特征。
李琴老师带领参观大夫第
下午13点15分左右,地理科学系黄玥老师在北方景帝庙前为同学们讲解了洱海的自然保护措施以及保护成效,简述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以及洱海的污染源。
北方景帝庙前黄玥老师正在讲解
在黄玥老师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了库塘,也叫调蓄带,位于阳溪农业区的周边。通过黄玥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了解了库塘主要分为农业污水收集和污水处理两部分,依靠在农业种植地周围挖沟渠,收集农田废水,设置防水布防止污水进入洱海,将收集到的污水汇集到库塘中,利用库塘中的菖蒲等挺水植物来吸附污水当中的氮磷等元素。利用浆的搅动增加污水中的氧含量,充分吸收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
库塘
跟随黄玥老师的步伐,同学们看到了阳溪的治理措施成果。现今的阳溪水体较为清澈,河岸两边长满了宽叶香蒲,柳叶菜等治污水生植物,而且随着水流泡沫逐渐减少(泡沫数量与有机物含量成正比),表明洱海污染治理成果十分显著。
阳溪治理措施成果展示
在阳溪周围的房屋处,黄玥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洱海周围房屋完善的雨污分流装置。雨水管道外露,污水则进行埋藏,将收集到的污水运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通过打捞、沉淀、加氧、紫外杀菌等手段形成中水,用于灌溉、清洗等工作。
雨污分流
顺着阳溪向下,来到了洱海的岸边。在这里,实习队伍发现了许多用于洱海水质进一步维护与治理的植物,其中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便是于剑湖引进的海菜花,海菜花在洱海治理中起到了水质净化表征、水生生态系统重建等作用,对于洱海水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洱海岸边
随后,黄玥老师让同学们组队寻找古生村其他湿地内所种植的植物,了解它们在治理和维护水质中的作用。地理科学系小组同学们前往了邻近的古生村的另一处湿地,该湿地广泛种植了荷花和芦苇等挺水植物,这些植物通过净化水质、稳定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在湿地维护和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荷花和芦苇被广泛应用于湿地恢复和生态修复项目中,保护和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荷花湿地
最后,实习队伍全体成员在刻有习近平总书记语句的大理石旁合影留念。通过这次实习,大家了解到了洱海治理的发展变迁史,深刻理解了治理洱海的意义。作为未来新时代的接班人,地学人更应该遵循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
全体成员合影
供稿:地理小组(詹磊、张雯雯、李俊一、艾雯琪、解逸秋)